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04 07:4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 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说明中美关系出现了谁都离不开的谁的现实需要,这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紧密相关,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点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二者的具体表现;②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2008年4月3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雕塑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0周年活动“开篇大作一一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一一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0分)
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
(2)图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①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幅图片分别反映1839年虎门销烟、1919年五四运动、八年抗日战争、1949年4月渡江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4月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使国家富强。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的努力:推翻清朝和君主专制,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事件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点评:图片型材料题(文物图 、漫画、 地图等)此类题目以图片、文物、漫画、地图等为素材,要求从这些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与文字材料相比,文物、图片、漫画、地图材料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考生的形象思维,并能增强试卷的活力。因此,这些材料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运用较多。文物、图片、漫画、地图等都是特殊的历史材料,只要完成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剩下的作答与其他类型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首先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神秘感和畏惧感,然后,要掌握从这些材料中获取答题信息的方法与答题技巧。从历史文物中获取信息的主要种途径有:(1)文物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2)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文字注释或说明。这种文字注释,一般是由于解题需要命题者才加上去的,因此这些信息有效率极高,必须高度重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小明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会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误之处五例,(5分)井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指出错误1分,理由2分。)
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1分)
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2分)
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1分)
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分)
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1分)
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2分)
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1分)
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2分)
⑤有误之处:“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1分)理由: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一种法律观念。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2分)


本题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利克里通过改革,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与雅典民主制度不相符合的表述,并阐述理由。
点评: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还可以考查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另外还可以考查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系,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属于直接民主,代议制则属于间接民主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此次吾党改组,志在将本党势力在中国内地各省尽力扩充。向来本党势力多在海外, 故吾党在海外有地盘、有同志,而中国内地势力甚为薄弱。所以吾党历年在国内的奋斗,专用兵力 ……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已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是兵力虽成功,而革 命仍未成功,因为吾党尚欠缺力量之故o所欠缺者是何种力量?就是人民心力。当时中国人民不赞 成革命,多数人民不为革命而奋斗。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故此次吾 党改组唯一之目的,在乎不单独倚靠兵力,要倚靠吾党本身力量,就是人民的心力。
材料二:吾党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人民的心力与兵 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两者之间,究竟应以何者为基础?应以何者为最足靠?自然当以人民 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若单独倚靠兵力,是不足靠的,因为兵力胜敗无常。吾党必要先有一 种基本力量做基础,然后兵力有足靠之希望。……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 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 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巳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请以第一次为例加以说明。(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如何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产生了 怎样的历史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第一次: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建设共和。但由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6分)
(2)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9分)


本题解析:
根据辛亥革命的史实,孙中山“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巳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其中的第一次实际上指的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结合其结果即可说明。
依据材料二“...自然当以人民 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 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即可概括出孙中山如何发展自己的思想,新三民主义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