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7:39:49
1、判断题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叙述的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强调的是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之后确立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特点,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可知上海人对电灯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因此AD表述错误;B不对,19世纪末甲午战败表明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电灯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C符合题意。
点评:历史材料型选择题,学生的错因多是在于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不懂材料字面意思,也就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如本题不能联系到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
①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②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属于一果多因的类型。选项从不同角度涉及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有关因素,基本上都不是照搬教材原有表述,这要求具备较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2)(3)(4)分别从袁世凯本身、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派四个方面揭示了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有利条件,也可以说是复辟帝制的原因,所以A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对?B.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题干观点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每个个少数民族都有1位人大代表,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