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06-04 07:3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C.1946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取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7年3月,C错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里根政府对苏联开展意识形态大战的措施包括
①把苏联定位“罪恶的帝国”
②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③国会拨款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
④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军事力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回答意识形态方面里根政府对苏联的攻势,联系教材,在美苏对峙争霸过程中,美国里根政府除了在军事上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拖垮苏联经济,同时展开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大攻势,如:把苏联定位“罪恶的帝国”,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国会拨款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拨巨款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分析各个小项,第④小项属于军事方面的,排除,此题答案为B。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里根政府对苏联开展意识形态大战的措施是否能准确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股被西方世界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政权的更迭,美国议员甚至狂言“阿拉伯之春”应该进入中国。引起这场所谓“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的原因可能是
① 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地缘战略使得西方国家长期插手该地区事务
②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强烈”
③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和残酷性导致其落后状态固定化
④ 多极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霸权战略与中国反霸权战略长期对抗的产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当今世界,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国并未插手中东内政,④与中国外交政策不符,排除④,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
[? ]
A.资源被掠夺 ?
B.人民被欺压?
C.领土被肢解 ?
D.君主被废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人种,物种,资本和不同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融合,因此应该用全球化加以概括,答案选C,A强调雇佣关系,B强调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D强调殖民侵略,三项含义均无法概括题意特征。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①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②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③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④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