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9-06-04 07:28: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8分)“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法]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材料中雨果设想的欧洲是什么样的欧洲?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后,这个“梦想”进展得如何?试举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件事例。(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欧洲的联合,雨果设想的就是欧洲的走向联合,然后根据课本知识叙述出欧洲走向 91ExAM.org联合过程中的是时间或者过程即可,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1年10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除APEC外,还有哪些重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7分)
(2)简要回答亚太经合组织形成的原则及重大历史作用。(7分)
(3)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结合二战以来的史实,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3分)


参考答案:(1)欧共体、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靠单个国家的力量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经济合作促使一些国家彼此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③地域特点、民族特点或相近、相似的历史背景也是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的重要因素。
(2)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作用:①成为发展环太平洋地区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纽带。②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③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3)①二战后,日本等太平洋西岸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发展,美国重心的转移,使世界经济、文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太平洋两岸。②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在环太平洋地区。③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21世纪应该是“太平洋的世纪”。


本题解析:本题以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为情境,设计了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及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问题,问题考查全面,既有教材基础知识,也有对原因的分析,还有对观点的评价,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南海县志》记载:“(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申岁(1872年)近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数百家……”对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B.明朝中后期的“机房”发展繁荣的结果
C.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出现了近代的民族工业,是我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故选D。A项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并非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项错误,近代工业的产生是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企业。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中蒋介石虽然面带笑意,但心情并不愉快。1958年10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因“金门炮战”发生,专程与蒋会谈。会谈中,杜勒斯又一次迫使蒋介石接受“划峡而治”的方案,蒋大发雷霆,断然拒绝了杜勒斯的方案。据此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美国想制造“两个中国”
B.蒋介石不主张“台独”
C.美国实行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D.蒋介石拒绝与美国保持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杜勒斯劝说蒋介石“划峡而治”是想着制造“两个中国”,反映的是美国实行的是遏制中国的政策,蒋介石大发雷霆不同意是不主张台独。因此ABC项是正确的。蒋介石不同意划峡而治并非断绝与美国的关系,而是不希望祖国分裂。
点评:从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时期的台湾是从不主张分裂祖国划峡而治的。这反映了统一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的潮流。今天,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要保障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记》
(1)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2分)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4分)
(2)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2分) 有何积极作用?(2分)


参考答案:(1)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历史渊源:源于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思想(2分)?影响: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分)
(2)体现:1787年宪法设计了分权制衡的机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2分)?积极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体制的出现。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