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六)

时间:2019-06-04 07:23: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指称范围与另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礼记·王制》)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2、判断题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3、判断题  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



4、判断题  (12分)从图像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下列图片可以了解新中国历经的峥嵘岁月。
?
请回答:上述图片涉及的事件为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成果?(12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8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
(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
而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原因何在?(2分)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2分)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