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7:23: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川泽非时不入网罟”;可以看出周文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选B。③说法与西周时期不符;④中的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天人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D.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的含义是“君主受命于天”,故答案为D。董仲舒是创立了“天人感应”,而不是“发展”。其他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董仲舒的新儒学?君权神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周敦颐(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老师)在《通书》中阐释了自己心中的“孔颜乐处”,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可见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
A.心外无乐
B.苦中作乐
C.格苦致乐
D.本心自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可知,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本心自乐。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进步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要是
①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 “是非决于学校”
③ 以“众治”取代“独治”,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④ 实行君主立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