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04 07:1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欧洲冠军杯足球决赛将于5月23日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伯纳乌球场举行,决赛门票已于今年3月份开始发售。该门票票面价格使用的货币单位最有可能是
A.美元
B.欧元
C.英镑
D.比塞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②打击对象是金融、商业资本家?③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④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对象是不法的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即投机商人,据此可排除②,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性本善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故选B。A项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爱人,反对苛政;C项反对不义的战争;D项主张从心中获取儒家伦理道德。
点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经地界,即划分土地的边界,让民有私产。同时,孟子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持民贵君轻的观点,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善,在人格修养上主张养浩然之气。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称为亚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件。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3分)
(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代”的反战有哪些局限?(5分)


参考答案:
⑴揭露战争的残酷,抨击统治阶级战争宣传的虚伪性,歌颂人性与爱情。(3分)
⑵虽然反对战争,但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是为逃避战争,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没有二战后和平运动那样广泛组织起来,直接进行反战活动制止战争。(5分)


本题解析:⑴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⑵材料所反映的是个人行为和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运动相比,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界达到一个多世纪。西欧国家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进行了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的结果也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从一战开始,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51年,法、意、比、荷、卢、联邦德国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建立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四? 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地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史实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2分)目的(2分)。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欧国家关系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西欧国家在联合过程中的主要特点。(3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欧洲国家力量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和苏联壮大的威胁。(2分)
目的:加强西欧国家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国际地位。(2分)
特征:由彼此斗争到联合对外。(2分)
(2)特点:从实现经济一体化到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3分)
(3)影响: 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西欧国家与美国展开了经济竞争,动摇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1分)
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增强了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提高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1分)
影响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