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7:10:35
1、判断题 教育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作用。(6分)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重建了文科院系。?
——据《清华大学枝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
参考答案:(1)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2分)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2)特色:学习内容全面,包含古今中外;宣传维新思想;侧重为国家培育栋梁。(任意两点得2分)
作用:培养维新人才;提升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4分)
(3)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1分)
目的: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2分)
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1分)
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区域集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D.是地理位置相邻的若干国家通过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
A.詹天佑、曾国藩、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
C.詹天佑、曾国藩、李善兰
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于该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点。该图标反映出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都是其原因,但新中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外交孤立政策,不是积极支持,所以D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世界近代史上德意志统一和美国统一的方向是由北方到南方,决定两国统一方向中原因最主要的是
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较发达
B.南方实力较弱
C.北方有统一的决心
D.南方是农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德意志统一和美国统一由北方到南方,主要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来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