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7:09:34
1、判断题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A.“为政以德”
B.“节用而爱人”
C.关心爱护百姓
D.人民比国君重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出身的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
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是当时最高的权力机构
C.从《十二铜表法》到《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
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梭伦改革设立了四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将雅典引上了民主制的轨道;罗马法的开端是《十二铜表法》,完备阶段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古希腊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运作的方式,罗马则是法律遗产。因此ACD均正确。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是常设机关。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
C.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
D.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作用;C项是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用;BD项与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农业改造是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因此B项错误,故选C,完成的标志是绝大部分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公有制基本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和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思想史上的地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4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理论上的贡献。(4分)
参考答案:
(1)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意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翻译《天演论》;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
本题解析:本题以思想的交融与解放为主题切入、以主要思想家为载体考查中外思想发展。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概括即可,注意回答要精炼,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根据材料进行归纳,不要脱离材料而直接回答课本所学知识,这样容易造成所答非所问的状况。立足材料概括,关键在于抓住关键信息,如,李贽“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等。第(3)问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从材料信息“改制……孔子”可以推断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至于严复的思想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前面围绕康有为来归纳即可,后面结合所学,概括严复的成就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3月汕头市一模)右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D “结婚证”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说明,它是《婚姻法》的体现,因此④表述与事实不符;再由结婚证中的毛主席语录可知①③是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