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04 07:07: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5年美国FORTINE《财富》杂志出版一篇以“THE DEATH OF HINGKONG为题的封面专题。事隔6年,由FORTUNE主办的第七届财富全球论坛在香港召开,该文作者Louis Kraar 又出现在香港。有记者问香港现在情况如何?Louis Kraar尴尬地回答:“so far so good。”而当年策划该封面专题的编辑总监Colvin的回答记者“如果现在《财富》为香港做一个封面专题,你会怎么形容香港”时,Colvin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Vitality”。这从根本上说明
A.“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
A.长袍马褂
B.西服革履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华冠儒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近代社会是中西方的交流、碰撞的结果,文化领域体现了这一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统一战线的本质含义是
A.利用各种力量为我们的目的服务
B.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服务于我们的目的
C.团结各民主党派,反对共同的敌人
D.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针和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一个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A、B两项含义接近,但A项表述不完整。C项属于共产党在特定时期的任务,D项属于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报载:浙江诸暨某校,“悬挂孔子遗像,衣服作中山装。”推断该报所记载的事件发生的
时间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国民政府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浙江诸暨某校,‘悬挂孔子遗像,衣服作中山装。”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时期中山装的国服运动,后来就有点过火了,还出现了让孔子也穿中山装的现象,十年内战时期蒋介石继袁世凯之后掀起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第二次尊孔高潮,所以只有C选项国民政府时期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时期批孔;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孔子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孔子,这三个时期不可能性悬挂孔子遗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就古代东亚历史来看,各国经济联系的力量远远大于政治联系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才使各国走到一起。
材料二: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它的显著特征是构成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对外相互联系与互动,形成内外循环机制。……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同国外进行着有无相通的贸易交换。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当时的京城大都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国商人、学者、旅行家、传教士纷纷东来,把域外的文明带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文明带到世界。
材料三: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或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商品的不同反映出国力的不同,或许由于这个差距形成后来东西方发展差距的天然分野。
——以上材料改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从制度方面看,东盟实行的是国家代表制。东盟的性质与其阶段性目标有着密切联系1979年以前,主要强调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进入90年代以后,区域内国家间合作步伐加快,提出在21世纪初达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从欧盟来说,首先是经济合作成功,才提出政治合作和政治联盟;而东盟几乎与欧盟相反。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落后于北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比欧盟和北美都明显,既为产业转移创造了机会,更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采取统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的难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落后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摘自《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综述》
(1)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比较东盟与欧盟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东亚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交通发达增强各国联系;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开放,向外输出文化,推动周边地区社会发展。
(2)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提高西方国家竞争水平;西方大力推行殖民主义,对东方进行掠夺;东方农业社会的持续发展,导致生产力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东方传统科技优势丧失。
(3)相同:都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不同:东盟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和跳跃性,欧盟形成具有渐进性特点;东盟是从政治安全合作开始,欧盟是从经济贸易合作开始;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大,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相近。
(4)有利:东亚地区各国历史上密切合作,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东亚地区已摆脱西方控制,主权独立;不利: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大,不利于投资自由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