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6:59:20
1、选择题 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制天命而用之”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向外探究,获取理,而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内心的反省,据此分析可知“主人在里头”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内心反省,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的心学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即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这也体现了人的主观意志的力量,故B项正确;A项是自然景色的描绘,C项描述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项描绘的是友人失约后无聊、失望的心情,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地狱天堂”是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发展阶段是秦汉时期,秦朝时期儒学遭到严重的打击,而汉代取得了独尊地位,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历程·儒学发展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和平幸福的和谐社会,结合所学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人际关系,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人物中“当举世大乱时,不因人类之残贼凶恶,而怀憎恶厌弃之意,且极力推明人皆可以尧舜”的是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