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6:57:13
1、判断题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
A.银行休业整顿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判断题 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 ]
A.扩大政?府开支?
B.发展基础工业
C.改善交通条件?
D.建立国营经济
3、判断题 钱满素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这里的“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改变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5、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西方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B.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经济的计划性
C.美国效法苏联部分地实行公有制
D.美国像苏联一样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