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6:55: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数百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稷下学宫的出现,根据所学这是百家思想形成发展的体现,所以正确 的是B项,C儒学称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DA不是材料的正确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伽利略由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激怒罗马教廷,虽然在教廷上他抱着顺从的态度,表示忏悔,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科学规律的认识,当其在忏悔书上签字时嘟囔着说:“可是,地球还是在运动啊!”这一历史反映了
A.当时宗教对科学进步的阻碍
B.科学家不畏权势的探索精神
C.教廷允许科学作有限的发展
D.“日心说”得到广泛宣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科学的发展受到了宗家的阻碍的事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BC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所反映的教育状况(图中成绩单内容:政治、劳动、技术成绩均为满分5分)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B.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彻底抛弃了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
D.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成绩单内容(政治、劳动、技术)可以看出该时期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初期注重政治教育,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总体上看,我国的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也缩小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指的是文革期间,故选D
点评:关于新中国的教育,还可以考查文革期间(畸形教育)、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四个面向)的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8分)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
?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其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3)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分)
(5)材料五中两个人物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6)今天,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儒家传统道德?(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德治”(2分)
(2)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10分)影响: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4)主张: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工商皆本”。经济根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分)
(5)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陈独秀: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4分)
(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2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可以知道孔子主张为政以善,即为政以德,也就是主张德治。这是孔子在政治上的最主要主张,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应该爱惜民众。
(2)主张:注意这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推知其主张是“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应该要将所学的有关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主张迁移过来。影响:需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角度回答,这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不难得出答案。
(3)“新”的含义:结合材料三中的“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可知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新”在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4)观点:由材料四中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和“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黄宗羲还主张“工商皆本”。经济根源:注意限制性条件时“经济”,所以需要结合明清之际的经济发展来回答。这些主张是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下出现的。
(5)这一题首先要判断图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去回答其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一般的教材上都出现过这两个人物,根据我们的判断,第一幅图片是指康有为,第二幅则是陈独秀。然后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陈独秀则是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其不同就显而易见了。
(6)态度:这一题实际上是谈我们今天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难度不大,几乎所有考生都可以回答出来,一般性回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此表中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二战后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绝对优势
②二战削弱了整个资本主义阵营
③二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一半以上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显示的是工业生产的比重,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所占的时间比重不多了,而②③④表述都对,就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