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1 09:05: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1958~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适度调整了经济政策,农村的部分包产到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会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材料中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年代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 人)
1650
1.00-1.50
6.00
6.00-4.00
1750
2.00-2.50
9.00
4.50-3.60
1850
4.10
12.10
2.95
①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
④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耕地(亿亩)从1650年到1850年增加迅速。可以说明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鸦片战争对当时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同时,人口数增长迅速、人均耕地减少,说明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是?
A.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B.地区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集团化、强国单边化
D.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是?
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反对殖民主义
B.反对霸权主义
C.求同存异
D.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