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9:0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能的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设计了贴近生活的新情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但在抗战胜利后由于受官僚资本的挤压而陷入绝境,所以⑤不符合史实,故选D。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1912—1919年短暂春天;1927—1936年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建国后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右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正确的是( )
A.1984 年和 1997 年
B.1987 年和 1999 年
C.1979 年和 1997 年
D.1997 年和 1999 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识图辨析能力及对重要史实的准确记忆。 1979 年两岸实现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1984 年中英 《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签署, 1987 年中葡 《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 签署, 1997 年香港回归(图 1 ) , 1999 年澳门回归(图 2 )。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
材料三 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文明。嗳呦!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人人唾骂。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官方对西方文明持有怎样的态度?(2分)为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6分)


参考答案:(1)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酌情给分)(4分)(2)广州姑娘生活习俗西化(2分)(3)态度:仇视(2分)原因:思想观念落后;害怕西方文明威胁专制统治(4分)(4)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外来文明的传入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政策引导。(任答三点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其实就是回答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常见的特点,例如,近代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特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不平衡。而“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就是证明了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要从材料中的“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中去找答案,其实就可以说明材料二反映了的现象是:广州姑娘生活习俗西化、欧洲化。另外,材料中的“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一定要注意的是曼彻斯特也是欧洲的典型城市,也是为了说明广州姑娘生活习俗西化。
(3)“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人人唾骂。”从材料中就很容易概括出近代中国官方对西方文明持的态度:排斥、抵制、反对、仇视、谩骂都可以。至于原因肯定要回答: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落后;更有甚者有的官员甚至害怕西方文明威胁专制统治,把西方本来很文明的东西视作洪水猛兽。
(4)特定历史时期影响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其实是个综合性很强、跨度很大的问题。其实,影响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首先应该是经济因素,就是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经济实力之类的。影响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其次应该是政治因素,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引导,官员和社会名流们是否提倡等等。然后就是思想和文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各项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C.临时政府的卖国行为
D.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工人武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法国工业革命刚完成不久,资本主义生产力仍处于上升时期,但它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ACD是儒家学派的人物B是墨家人物。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