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31 08:55: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
A.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题意不能得出A项,三大改造是将其变成了公有制企业,应是计划经济的范畴,而不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所以C项不正确;1992年的改造并没有改变它的公有制性质,所以D的说法也不对,其创建于1915年一战期间,恰好顺应了当时民族资本家们要求“实业救国”的思潮,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去体会理
B.强调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D.学术流弊是道德沦丧的根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说的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B.强调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是心学家的主张;C.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张;D.学术流弊是道德沦丧的根源,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理学的特征: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所以A选项错误。表格中所给的时间是“1913年”“1920年”,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所以B选项错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而材料所讲的是经济方面的变化,没有涉及到思想方面,所以不选C。由图表可以知道,随着工厂,资本不断增多,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地壮大,这就为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因此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农村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土地改革只是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仍然是私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东盟与欧盟相比,其不同点是
A.建立起货币体系
B.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C.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D.建立起关税同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