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31 08:54: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里斯本条约》生效将为其实现“大欧洲”战略目标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条约进行的改革?,将提高欧盟决策和机构运行的效率,保证推行政策的延续性,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推动一体化深化发展。今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将呈增大趋势。
——张征东《生效?大欧洲“航船”启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据所学知识,指出实现煤钢联营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974年,前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反映了西欧国家
[? ]
A.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决裂
B.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联合自强



3、判断题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应如何理解最为恰当?
[? ]
A.?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
B.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
C.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主义?
D.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



4、选择题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
C.“柏林墙”的修筑
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促成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世界格局的迅速变化
B.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D.日本社会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