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31 08:50: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chóu同‘仇’)耻最甚而奠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场事件?
A.中唐安史之乱
B.北宋亡于女真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判断题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
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依据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先后探索出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据此完成:?
(1)20世纪50~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2)“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是什么?探索的实践效果怎样?产生了什么理论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哪些经验教训?



4、判断题  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5、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统治地域和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往往不能对等。这也就构成传统上,中国天下观念所涵盖的地域的无限扩大。虽然说,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有限,但是,天下都要尊天子。由于尊天子,才导致天子在礼节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在政治文化上而言,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中国自秦统一以来,天下观念得以从政治上实现。而在此之前,“天下”观念就已经根深蒂固。正如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当时所谓‘王天下’,实即等于现代人理想中的创建世界政府。”“这个理想,中国人自谓在秦代的统一六国而实现完成了。……因此,他们常有的一个‘天下观念’超乎于国家观念之上。他们常愿超越国家的疆界,来行道于天下,来求天下太平。”
——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
材料二:除了让外使驻京、成立总理衙门专司外交及应用国际公法之外,遣使驻外也是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并无遣使驻外的规则……但在西方及西方为主的近代国际社会,遣使驻外是外交惯例,也是需要。自西力东渐后,外人不断催促清廷派遣驻外使节驻在外国,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清政府碍于体制及成例,一直推延。但到了后来,由于形势所迫及列强的压力,中国不得不派遣赴外使节,于是,中国在形式上可以说是正式加入了近代的国际社会。
——梁伯华《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在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括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 (2分)“天下观念”形成的体制保障是什么?(2分)“天下观念”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 “模式”是怎样的?(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清朝末年中国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加入近代国际社会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2分)简析两个时代与世界的融合出现不同状况的原因。(1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