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8:42: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一位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历史名人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准确记忆。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材料中的描述全部符合亚里士多德,所以选D。其他历史名人只部分符合,故A、B、C均不选。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要准确记忆历史名人的成就,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的思想虽然也主张发展个性,但是其目的是批判儒学的僵化,同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中国尚未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道家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老子》一书中有“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主张小国寡民
B.反对人际交往
C.不利社会发展
D.主张积极革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强调了名分(物权)对所有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依靠法律按照物权所有判定事物归属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由此可以推断这符合法家学派的特征,故答案选D,A B C三家并无此项主张。
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以法治国”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