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时间:2019-05-31 08:3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中国档案材料,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顾问或专家共计1093人。1958年8月赫鲁晓夫访华,中苏达成协议:在华苏联顾问或撤回,或改为专家,以后将根据中国的需要继续派遣专家。国务院通知“各部门聘请苏联专家必须严格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苏联向中国派遣专家1957年有952人,1958年915人,1959年699人,1960年410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得到苏联的大力帮助
B.中国试图摆脱苏式发展模式
C.反映出中苏分歧越来越严重
D.苏联撤走专家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的决定性因素



2、判断题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战胜困难,开创新的局面。
(1)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举世震惊的长征。概述长征途中红军战胜的困难。(6分)
(1)1959年我国开始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农村集市贸易,停办食堂等措施;工业则主要是调整计划指标,整顿企业秩序。依据材料概括这次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内容。(3分)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4、判断题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
A.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各种问题
C.丧失了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D.挑战和机遇并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