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大众传媒的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1 08:35: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属于新闻资讯节目,因此选B。
点评:大众媒体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
?记?事
1918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
香港版出刊。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还要了解有关《申报》的发展历史,材料可以反映出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另据所学,《申报》创办于1872年上海,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申报》所倡导的舆论的“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故本题中①③④是正确的,答案选择C项。
点评:报刊作为近代的一种传媒方式,对中国大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注意其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近几年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命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
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互联网(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因此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答案选B.
点评: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这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 “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认识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文革”时期。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厚,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
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②原因:改革开放。
(3)社会教化;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舆论监督;信息传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