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罗斯福新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1 08:34: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B.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C.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
D.德国为冲破凡尔赛体系而扩军备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的国家政策,题目中要求的是“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即政策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A项中通过“罗斯福新政” 拯救了资本主义政治,恢复发展了经济B导致苏联解体C是政治的动乱D导致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2010年6月,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多达3万名示威者响应在野党、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号召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撤回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计划。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计划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背景。(2分)
(3)根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如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
(2)背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趋缓;全球化造成资本外流,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欧洲一体化的挑战等。
(3)现象: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认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前提;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要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福利制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被英美等国用以……”,由此概括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结合“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等概括原因。第(2)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根据材料说明社会福利制度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原因应从多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先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我国福利制度的特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认识,谈谈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特殊条件是
[? ]
A.实施产业政策
B.制定经济计划
C.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调控手段
D.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是罗斯福“智囊团”中的一员,针对当时的形势你应提出的建议是
A.“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B.“实行社会革命,改变现行的社会制度”
C.“派人到苏联学习,采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加强国家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