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8:32:04
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底,北京中国银行鉴于“女子心思细密”,“女子俸给可低于男子”,而且女子不像男子有“派别关系”,“不致见异思迁”,因此最先在银行中使用女子司帐,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二? 1923年的北京高师民意测验中,家庭旧制被列为应改革的不良风俗与习惯的首位。
——据江沛《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请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其经济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家庭旧制”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它“被列为应改革的不良风俗与习惯的首位”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概括说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我国沿海城市文化观念变化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1)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原因:经济上,近代经济的发展,为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内容:①男女地位不平等;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等。(2分,答出1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①家庭旧制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②不利于妇女解放;
(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特点:变化深刻。(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说明:已经触及社会理论和家庭制度。(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选修部分(第29、30两题只能任选一题做,1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巴黎公社是
A.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
B.无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C.巴黎自治政府
D.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巴黎工人政权由于受到国内外敌人的包围,控制区域仅限于巴黎。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从根本上表明欧共体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
B.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
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由经济一体化进入到政治经济一体化阶段,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故选B。A错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差异;C说的是现象,非根本上的表现;D项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欧盟、欧元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以下哪一项保障最可靠?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的认识能力。由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肆意践踏,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甚至一系列的冤案,使我们认识到其最主要教训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一书载:“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而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材料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三: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请回答:
(1)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得乎立民而为天子”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法不阿贵”
(2)材料一、二、三所说的“天”各指什么?
(3)材料一、二、三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4)荀子除了材料三的观点外,还有什么与“天”有关的观点?
参考答案:(1)D
(2)材料一中的“天”是一切的最高主宰,某种神秘力量;材料二中的“天”不是一切的最高主宰,而是比地大,同地一样的物质的天;材料三中的“天”是指自然界。
(3)材料一、二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三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4)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们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本题解析:该题旨在考查依据材料和哲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古文功底,读懂后再与教材中的内容对照,D项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可用排除法。第(2)问与第(1)问的考查功能相同,读懂材料并分析即可。第(3)问虽体现政史结合,但较简单。第(4)问侧重于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