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洛克》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31 08:23: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制定法律的权利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则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个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表明了洛克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有何现实意义?(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怎样的政治主张?洛克的主张与孟德斯鸠的主张有何关系?(9分)


参考答案:
(1)重视立法权,提倡立法权应该由民选的议会来掌握。(4分)意义: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2分)
(2)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立,而且彼此相互制约,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关系:洛克的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主张,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它便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概括洛克的政治主张,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2)根据材料信息“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概括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洛克的主张与孟德斯鸠的主张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王詹姆士一世以“君权神授”为幌子,极力鼓吹王权的至高无上,因此被法国国王讥讽为“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大傻瓜”。他(?)


A.正式规定教会的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B.接受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
C.鼓吹“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
D.肆意运用“君权神授”,但也承认法律至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是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未来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批、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致分崩离析。
——作者依据材料整理
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汉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奎那所论述的观点及其目的是什么?(5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与阿奎那相比洛克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观点:自然法服从于神法;按照自然法和神法建立社会等级秩序(或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4分)
目的:维护封建等级制度。(2分)
(2)不同: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人身权利是平等的。(4分)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近代民主思想的萌发;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5分,少答一点扣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观察以下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A? B
(1)以上两幅示意图分别表达了西欧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图A是 ??制,图B是 ??制。(2分)
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概述从图A表示的结构向图B表示的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图A是 ?封建等级制??,图B是 ?等级君主制??。
判断的理由是 ?左图中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底层,封建主阶层层层分封,体现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而右图反映的是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符合等级君主制的特征。(大意正确即可,2分)?
(2)概述从图A表示的结构向图B表示的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政治上,进入12世纪以后,国王为改变封建割据的局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而等级代表会议作为新的权力机构适应了加强王权的需要。(大意正确即可,2分)
经济上,随着12世纪以后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市民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市民作为一个阶层在等级代表会议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大意正确即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请回答:
(1)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其学说与洛克的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
(2)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不同之处是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为君主。孟德斯鸠则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问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
(3)“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权力之问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历史的进步意义在于:是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4)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