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5-31 08:21: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是一种冶铁鼓风工具的示意图。发明此一工具的是

A.战国 李冰
B.战国 郑国
C.东汉 杜诗
D.东汉 崔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可获取信息是:治铁鼓风工具的动力是水力,由此可知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形成之前集体劳作的情形。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分工明确,男耕女织;产品的用途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集体协作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因此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符合上述论述的措施是
A.实行井田制
B.实行租佃制
C.实行庄园制
D.实行均田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社会抑制土地兼并常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均田制。把无主的土地由政府交给农民耕种,一般不能买卖,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故选D。A项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B项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带来的现象;C项是土地兼并的表现。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田里不鬻”即土地不得买卖;战国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这种土地制度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耒耕
D.自给自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答案选A,B是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 ,C是一项生产技术, D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由于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对铁犁牛耕方式没有直接感观故对此没有深刻体会,建议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学习以补充该方面的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