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8:20: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含义是指
A.接受“关贸总协定”
B.欧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C.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个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可知,欧盟的建立,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D项正确;欧盟建立前已接受关贸总协定,A项排除;欧盟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是世界一支强大的力量,但“独占大鳌头”说法错误,B项排除;C项“已经摆脱”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时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B.中国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美国要求他填写孔教,美国不等于世界,不能代表整个世界,排除B,联系题干,题干没有涉及儒家与世界宗教对话方面的内容,排除C,联系所学,在中国,儒家或者说孔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主流思想体系,D错误,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键还是要抓住题干主旨,排除和其相悖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之处是(?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C项错误。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项错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故B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试概述17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性成就,你认为17世纪产生这些科学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成就:①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数学,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2分)②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2分)③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2分)
(2)原因:①17世纪的欧洲已开始向资本主义迈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成为主要动力。(3分)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科学的迅速发展。(3分)③笛卡尔、牛顿、哈维等优秀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和刻苦钻研。(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时代背景并学会运用史论结合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刘知几《史通》卷四《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刘知几强调的是
A.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B.历史事实具有可知性
C.著史方法需有科学性
D.著史方法需有艺术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