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8:18:21
1、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革命和立国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毛泽东的言论哪一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
①“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②“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1938年《论持久战》)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
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判断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邓小平理论
3、判断题 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判断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 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毛泽东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
(3)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5)说明材料一和材料四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怎样的个人品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