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31 08:0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选择题  以下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是
A.“仁者爱人”
B.“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制天命而用之”



3、选择题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B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指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4、选择题  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5、选择题  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是?的建立
A.太学
B.书院
C.国子监
D.理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