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时间:2019-05-31 08:0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不出城廊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界,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苏州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州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A出自孟子,认为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B出自孔子,认为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C出自庄子,认为宇宙万物与我混然同为一体。D出自荀子,认为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因此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27.相比其他诸子百家,儒、法两家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据此完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故应选A。顾炎武、王夫之思想反对理学的空疏,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D项表述错误,不合三人的思想。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净心”,同样的陆王心学也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致良知”的境界。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心思想。(2分)这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或对当今的时代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要求:任选一个方面回答,皆同等给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句话所反映的核心内容及对应的思想解放运动。(12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4分)
①对当时社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取得独尊地位。(4分)
②对当今时代:与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原则相违背,不利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4分)(任选一个方面作答,皆同等给分。)
(2)核心内容及历史事件:
①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智者运动。(3分)
②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文艺复兴。(3分)
③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得救,信仰自由;宗教改革。(3分)
④倡导自由、平等、理性;启蒙运动。(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