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时间:2019-05-31 08:0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
③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
④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的内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2分)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2分)
(2)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6分)


参考答案:
(1)差异:形式上: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雅典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2分)教法上看:孔子传道式,雅典讨论式。(2分)
(2)特征:中国师道尊严,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3分)雅典学院的平等教学氛围,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的高
度发展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特征。(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教学形式要注意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形式上看,孔子讲学图中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而雅典学院中雅典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第二小问差异注意从两幅图片中进行比较,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孔子讲学图中是传道式,讲授型的方法,而雅典学院中是师生讨论式教学方法。
(2)时代特征注意联系所学,抓住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状况的角度来归纳,可得出中国师道尊严,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 雅典学院的平等教学氛围,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特征。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目的是否定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人伦即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于主观唯心论,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由此分析可知是对认 为“物皆有理”的“格物致知”思想的否定,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荀子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包括哪些学派的思想成分(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材料以齐桓公、晋文公的相关史实为例,阐述了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体现了先秦思想家维护周朝的礼制的思想。儒家思想中主张克己复礼,符合材料信息,所以本题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史实,故不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