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50:17
1、选择题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题干材料“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儒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B与史实不符;C表述错误,顾炎武的思想本质上仍是儒家思想;D不符合史实。故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
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有利于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使得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开教育近代化的先河;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使得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基地。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考点:古今教育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
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
D.土地兼并严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沿海居民“生理无路”,生活所迫,不得不入海为盗,A项符合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列举了李贽对多个事件的看法,关于个性自由的,关于反对男尊女卑的,还有适时而变,进行起义的,实质上这是对夫权、君权等绝对权威的挑战和不屑,总之是反对封建礼教,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中李贽思想的整体宏观理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不能片面看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太学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中教授的儒家经典是四书五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