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唐太宗》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时间:2019-05-31 07:4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最能体现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 )
A、存百姓
B、减轻农民负担
C、重视农业
D、抑制商业



2、判断题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问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肢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表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唐太宗的思想与孔子政治主张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秦始皇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法,如车裂、活埋、弃市、腰斩、凌迟等。而唐太宗则大量删减了死刑条款。这反映了?
[? ]
A.“治乱世,刑当重。治平世,刑当轻”? ?
B.唐太宗有“存百姓”、仁义为本的思想? ?
C.社会发展到了“法乃天下之公器”之势? ?
D.唐太宗开启了儒法并行、德法兼治的治国模式



5、判断题  唐太宗在其六十大寿上劝告官员:“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对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 ]


A、意思是为官者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
B、提醒官员要谨言慎行、克己清廉
C、这是唐太宗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D、反映了唐太宗希望官员认识到为官者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