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26:18
1、判断题 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所给时间段是1979-199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即开始,时间不符,可以排除①;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12月,可以排除④;因此中日贸易变化主要由中日关系正常化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推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总统则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1964年代以及材料中“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说明法国不在追随美国,体现了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的外交,故本题选择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共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苏之间形成了同盟关系,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朝鲜战争是当时爆发的战争,③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格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他的《希腊史》是根据之前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文献写作而成,属于第二手史料,B、D项属于影视、艺术作品,有主观加工的成分;公元前12世纪末,特洛伊战争爆发。到公元前8世纪,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荷马史诗》。因此《荷马史诗》作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更为可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图二?中山装
A.由传统走向近代化
B.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C.由实用到时尚
D.由中国到西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服饰是长袍马褂,民国期间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再现了由中国传统服饰到近代服饰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勾勒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