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1 07:25: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下的“士”崛起
C.墨家成员会使用铁梨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1913”、“挽联”和“南北党争”可以得到信息,1912年,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为组织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故与宋教仁相联系的时势为宪政共和。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方针政策?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方针政策:
(1)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
(2)经济方面,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3)政治方面,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科学文化方面,提出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号召,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
意义: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本题解析:本题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把答案局限在中共八大和《论十大关系》的有关内容上,作为这一时期的政策方针,更应是全面和完整的,既涉及到政治、经济,也包括文化、科技等内容。解答该题不能仅局限在教材第六节的内容,而忽视第九章统战问题和第十章文化科技问题。既然是探索,这就要求这个时期所有的相关政策都要考虑进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0年代初,国民党广州党部发行了一本名为《风俗改革丛刊》的书,书中写道:“每届废历岁聿云暮,腊鼓摧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个不的办‘年货’:有钱固兴高彩烈,无的也勉为凑趣……;熙来攘往,络绎于途,以有用之金钱,作无谓之消耗,即令罗掘俱穷,当衫当裤,也要求‘顾住体面’,做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这种无意识的举动,真是愚不可及。”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民间传统的力量实在强大
B.过旧历新年是落后的行为
C.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旧历
D.普通民众按旧历规划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钱固兴高彩烈,无的也勉为凑趣”“当衫当裤,也要求‘顾住体面’,做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说明人人争相过新历新年,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央政府的机构分布图,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太尉和廷尉都是武官,共同管理全国军事
D.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示很明显的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的特点,因此A项正确;B项正确,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事;C项正确,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军事;D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不是垂直管理的形式。故选D。
点评: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重大的创新。在秦朝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法律制度等。秦朝创立的这一制度,以后历朝无不沿用。此外还要知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和皇权不断地加强。西周灭商以后,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