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31 07:2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仔细观察下图,造成图中定居生活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C.人口的不断增加
D.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建造房屋,表明了原始农业的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
B.周王室衰微
C.诸侯野心增大
D.分封制崩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此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经济制度,分封制是奴隶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所以,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的崩溃,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出土的区域和省份,可推知汉朝时使用牛耕的地区范围广,故选C 项。A 、B、D三项说法片面,在材料中并未有明确的体现是否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或者是技术最先进等信息,应排除。
考点:汉代耕作技术的发展
点评:古代耕作技术在春秋以后得到明显的发展,铁制农具出现,战国以后得到普及,在这一过程中,牛耕技术也得到了推广。铁犁牛耕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小农经济成为了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对淮河流域农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芍陂
C.都江堰
D.西门豹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中有关插图的识读情况。郑国渠、西门豹渠和都江堰分别是在泾水流域、华北地区和四川岷江流域,所以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主要阐述了东汉时期农民的比较的贫穷,而“国家税源”、“政府救济”、“经济结构”在材料没有体现,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东汉时期农民经济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