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24:00
1、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间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表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眨议,……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未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
2、选择题 《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3、选择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4、选择题 汉代“独尊儒术”和秦代“焚书禁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汉代重在“尊”,秦代重在“禁”,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
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B.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荀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荀子认为统治者政治上应该怎样做?(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1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