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20:09
1、判断题
下图信息反映的是( ?)
A.天津工商业调整完成
B.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大都市
D.天津港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天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成就,解题时把握住图片中的“1952年”即可排除C、D两项,由“天津新港”可以排除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nbs 91eXaM.orgp;十年建设时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三大改造
B.中共八大
C.一五计划
D.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清咸丰戊午年五月,清政府签订某一对外条约:“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第三款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关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第五十一款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分析唐太宗、乾隆皇帝不同的“华-夷”观? 并指出对唐、清两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的条约签订于何时、名称是什么?这些条款反映出“华-夷”地位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1)唐太宗的华夷观念,主要是指中原中央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唐政府处理民族关系是比较开明、开放的,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清乾隆帝的华夷观则主要意指中国与外国;他仍旧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愚昧;清政府正是从乾隆以后实行严格的闭关自守政策,导致中外交往的隔绝、闭目塞听,落后于西方。
(2)经过鸦片战争的失败,魏源、林则徐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震动,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产生了,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3)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内容中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交公文不得称外国人为“夷”;说明当时战败后的清政府地位已经下降,也开始逐渐接受近代通行国际交往准则,而列强则开始在中国争夺全面的殖民特权。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统治者对外的态度,从鄙视外邦到向西方学习。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与世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民主制确立、分封制确立
B.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儒家思想形成、人文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不对,题干论及的是文化角度,而此项是政治范畴;BC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不利于思想的解放;公元前6~前3世纪在中国大致是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大致是古希腊时期,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可以看作属于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清朝官员服饰简表,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品级 | 顶戴质 | 蟒袍图案 | 文官补服 | 武官补服 |
一?品 | 珊瑚 | 九蟒五爪 | 仙鹤 | 麒麟 |
二?品 | 起花珊瑚 | 九蟒五爪 | 锦鸡 | 雄狮 |
三?品 |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 九蟒五爪 | 孔雀 | 悍豹 |
四?品 |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 八蟒五爪 | 雪雁 | 猛虎 |
五?品 |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 八蟒五爪 | 白鹇 | 棕熊 |
六?品 |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 八蟒五爪 | 鸬鹚 | 彪 |
七?品 | 素金顶 | 五蟒四爪 | 紫鸳鸯 | 犀牛 |
八?品 | 起花金顶 | 五蟒四爪 | 鹌鹑 | 犀牛 |
九?品 | 镂花金顶 | 五蟒四爪 | 练雀 | 海马 |
未入流 | 镂花金 | 五蟒四爪 | 黄鹂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