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19:49
1、判断题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003年当美国再次进攻伊拉克却遭到了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这主要说明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A.多级化趋势
B.美国独霸世界
C.全球一体化
D.区域集团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的理解。从1991年的多国部队到2003年的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该书实际上反映出
A.日本与美国成为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B.日本由经济巨人变为政治大国的梦想
C.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超过了美国
D.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实现腾飞,到80年代,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敢说“不”的日本》反映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要求摆脱战败国的地位,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提到“一超多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等关键词。他们的研究课题应是
A.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两极格局的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A题干不只反映经济方面,排除;B中只有“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反映第三世界的崛起,排除;D与题干无关,两极格局的瓦解是苏联解体。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A.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B.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C.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D.恐怖主义是传统安全威胁需铲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应该是贸易保证主义;C项说法明显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贫穷,并未被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故D项不正确。
点评:近几年高考多以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形势为切入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考查。在复习备考时,仍要紧扣热点,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本不断加快“入常”步伐等,这些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 亚非拉国家在美苏对峙中保持中立 |
B | 1967年,欧共体成立 | 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
C | 1991年,苏联解体 | 两级格局最终瓦解 |
D | 2001年“9.11”事件 | 美国操纵联合国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此选C.
点评:本题也可用排除法,A不对,不结盟运动表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美苏对峙中采取中立政策,但不能说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的亚非拉国家也是如此;B不对,欧共体成立表明西欧崛起,但不能证明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D不对,“9.11”事件反映的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