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时间:2019-05-31 07:14: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3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
C.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2、判断题  甲、乙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出 ①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②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③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④农轻重比例有所改善。

图甲?图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
C.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D.考核任命制是它的基础



4、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5、判断题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