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31 07:1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战国时期变法的实质是
A.增强各国的国力
B.承认土地私有化
C.稳定社会秩序
D.强化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世袭贵族特权,发展地主经济,进行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侧重于上层建筑领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②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 ④与苏联建交是在1949年,因此选D。
点评:本题属于排列式选择题,把历史事物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类别排列,主要考察学生识记的准确性和综合判断能力。错因多半在于识记模糊史实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结果是
A.建立政协制度
B.制定一部宪法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强调53年后,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而《共同纲领》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临时宪法,故“前进一步”应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54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B项正确;A项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已建立,排除;三大改造是于56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D项“实现”与史实说法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革命在1927年(? )
①出现了短暂的低潮
②一度取得重大胜利
③进入国共对峙时期
④开始探索革命新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1927年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首先,国民 革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如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取得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其次,国民革命运动在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后很快失败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再次,中国共产党调整策略,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如及时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又如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向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国共十年对峙由此开始。最后,这一年存在着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等三个有重大影响的政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试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分析西汉武帝鼎盛局面和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原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想体会。(12分)


参考答案:(12分)汉武帝对人才的选拔,察举不分吏民,以孝廉为主要内容,重才能及品德。他还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破格提拔奴隶出身的大将卫青、董仲舒等。各方面大量人才的涌现是武帝时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6分)东汉选官始以地方声望,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发展,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庭支配,门第族望成为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发展,成为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感想:反腐倡廉;重视才能品德;注重政绩;破格录用人才;健全相应制度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