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31 07:11: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第三十六条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l?)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3分)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主要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发展了17世纪那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在思想领域中的发展表现。?(6分))


参考答案:(?1?)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三权分立、分权制衡。(3分)
(?2?)共同之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2分)洛克,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3分)
(?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6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即可;(2)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渊至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结合所学直接回答出其影响即可;(3)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进一步的表现在人性和对未来社会的建构方面,结合所学可以回答出其具体表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材料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到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反对教皇权威,倡导信仰自由的不同表现来说明问题。与此相关经历的还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运动的顶峰即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故选D。AB项本身就是军事政治集团;C项是区域集团化组织。
点评: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9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特别关税。就此事件,厦门某中学展开《美国——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惩罚性关税是国际贸易争端,应由国际贸易体系来调整,故选 B 项。A 项属于区域集团组织成立的文件,C、D 两项都是国际金融体系,排除。
点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宗旨是降低成员国关税税率,实现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主要是反映了美国的违背了这一组织的精神原则。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成为世贸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准确理解“越顶外交”的含义,注意“20世纪70年代”时间限制,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外交史,且符合“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事件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BCD都是此事的影响;A不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因此符合题意。
点评:在做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