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31 07:0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
A.天人合一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人合一”体现天人和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人我和谐;“民贵君轻”体现君民和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身心和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图描绘的是孔子讲学的情形?
②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③孔子办私学打破了官府的垄断?
④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
⑤“有教无类”实有“类”,女子不能接受学校教育?
⑥孔子的思想属于守旧派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图中描绘的是孔子的讲学,其理念有“有教无类”打破是世袭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的特权,利于教育知识的普及,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但是其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代表者,所以其思想中带有保守型,故①②③④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是“西方孔子”。苏格拉底与孔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似的思想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世界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位先哲
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
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可知这位先哲是苏格拉底;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说的是自然哲学家,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智者学派主张;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的贡献,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把人类社会当作研究的主体,都重视人的价值,否定绝对权威,注重人、人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每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强调“知德合一”。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