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00:49
1、选择题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这对当今我国最有价值的启示是
A.大力倡导实业兴国
B.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C.注意产业结构调整
D.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2题。1.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2.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分析当时国内的形势时说:“第一中国要和平,第二中国要民主”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E.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F.签订“双十协定”
G.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H.与国民党恢复和谈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从题目反复强调女子的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势。故选A
2.本题是情景型选择题。关键在于通过题干的情景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为哪一历史事件,要注意限制词。题干注意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产党为和平与民主所作的努力”。A是为1945年召开,从时间上看是与题意相符合,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并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然与“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这一限制不符合,故排除;B是中共为实现民主与和平,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会议山签订的,与题意相符;C是广大人民群众因国民党反动统治而掀起的运动,故排除;D是为20世纪40年代末,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20世纪初,“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的刺激
B.戊戌变法的启蒙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一战期间美日侵华的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较易,重点考查考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实业救国”“民主共和”强调政治民主化和工业近代化,流行于20世纪初。而A项在19世纪末,促使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B项只主张君主立宪而反对民主共和;D项是消极因素,且都不是主要原因。只有C项既追求民主共和,又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本题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因为F1>F2,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破坏因素要远远大于有利、促进因素,这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吻合,答案为D;ABC三个时间段都是动力大于阻力的时期。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客观原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34年后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原因:第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第二,官僚资本的压榨。(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①早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期就存在,因此排除,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