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31 06:5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A.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
B.过渡时期总认为的体现
C.国家的阶级性质
D.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共同纲领》属于新民主主义宪法,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因此选A
点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周恩来在会见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二十多年”是指:
A.1949年——1970年
B.1949年——1972年
C.1950年——1972年
D.1953年——1979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始,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包围、威胁的政策,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24?图25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也是—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7分)


参考答案:(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本题解析:(1)材料一图24中的“NO WAR”,图25中的和平鸽,都体现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
(2)二战后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促进了共同的发展。如法德两国从世仇发展到现在的友好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史实充分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战争,和平交流更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期望在未来的军事政治竞争中占据优势
B.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在战后的一贯政策
C.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反对美苏冷战争霸和新殖民行为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而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故答案选C,A B两项是不结盟运动形成的重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A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三通
C台湾当局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D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汪辜会谈有利于海峡两岸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有积极意义,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