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31 06:42: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

①孟子  ? ②墨子  ?  ③庄子   ? ④韩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在治国思想上坚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的是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法治”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故区别最大的是孟子和韩非的治国思想,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中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1)儒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2)道家: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3)法家: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4)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
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知识即美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应是指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中庸思想是孔子的,故A项错误;”人非工具“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康德的思想,故B项错误;”小国寡民“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的古代著名思想家生活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两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的主张,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皇权意识的增强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中的自然经济的基础所决定的,所以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可见,人们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是各种历史文物。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