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31 06:28: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请回答:
(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化社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等。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要牢固掌握新中国的政治建构,并要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史实掌握翔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经济危机出现后,各国往往会设置贸易壁垒,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加强产品出口。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是解决危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我们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一种形式。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类似国外的“出口加工区”,但我国的经济特区不仅搞出口加工,还搞各种行业的综合经营。就是说,即办工业,也办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同时还办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而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全面发展。
——穆中魂《从深圳经济特区看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材料二?除现在的经济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但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材料三?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特区具有哪些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2分)
(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并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2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4分)
(4)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史实,谈谈我国 “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并列举其所取得的两项成就。(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是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各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但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4分)(任意二点即可)
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分)
(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目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分)
(3)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客观上要求我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践也证明对外开放政策,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4分)
(4)表现: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对联合国事物全面参与,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行动。(2分,任意两点即可)
成就: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倡导五国会晤;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积极申请并加入世贸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任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等归纳其特点即可;作用需要结合已学知识归纳,可以从“窗口”与“试验田”等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及主要结论的准确认识,格局回顾教材内容即可,目的可以结合“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归纳。第(3)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的归纳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影响力”等方面归纳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需要抓住“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如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事物等;第二小问依然以走向世界为主题,回顾教材与之有关的知识点归纳分析即可,如上合组织的成立、入世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的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机基本史实的再认和再现能力。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纺和织、耕和织逐渐分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学派与其他学派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