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5-31 06:27: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璀璨夺目的成就。(18分)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
材料二?苏轼在《论书》中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还曾在诗中写到: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材料三?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思想观点。(3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征? (4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一的宋代理学对材料二、三所述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两宋时期在科技、文学、戏曲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各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两宋时期文化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思想观点: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理”生生不息,没有始终。(3分)
(2)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2分)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2分)
(3)影响: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既强调精神气度,又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绘画上更加注意意境。(4分)
(4)成就:科技: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或北宋发明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文学:宋词;戏曲:南戏。(3分)
原因:政治上:北宋国家局部统一、实行重文轻武的统治政策,南宋偏安一隅;经济上:北宋城市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兴起等。(4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
(2)注意材料二信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反映了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材料三信息“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反映了画家更加注重意境。
(3)根据宋明理学的影响回答,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
(4)结合史实列举两宋时期在科技、文学、戏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即可。再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等角度回答原因。
点评: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高考命题可以考察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察某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统治原有的部众。突厥首领在长安被任为五品以上将军、中郎将的官员有一百多人,“殆与朝士相半”。定居长安的突厥人将近一万家之多。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材料二:兄弟现在想到一处调和的方法,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的机会。仿美利坚民族的规模,将汉族尽管扩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的单一民族国家……故将来无论何种民族参加于我中国,务使尽化于我汉族。本党所持的民族主义,乃积极的民族主义。诸君不要忘记。
——1921年3月6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方式。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9分)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言论反映了一种“大汉族主义”思想,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1)方式: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安抚(任命为官、定居长安);册封;和亲(答对其中任意四点即可,4分)。
积极作用:促进各民族进一步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5分)
(2)第一种答案:赞同。理由:孙中山在这里将汉族作为各族的中心,而且让其他民族同化于汉族,(2分)没有尊重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2分)使少数民族在汉族面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2分)
第二种答案:不赞同。理由:孙中山的这一观点是在国内军阀混战和西方压迫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提出的,(2分)目的是为了团结各少数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分),并不存在歧视其他少数民族的思想。(2分)


本题解析:考查了中国古代、近代的民族政策。本题主题明确,材料信息处理能力要求高。
(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突厥首领在长安被任为五品以上将军、中郎将的官员有一百多人,“殆与朝士相半”...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可以概括出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方式。其起到的积极作用一般可以从促进各民族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材料二中“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的机会。仿美利坚民族的规模,将汉族尽管扩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的单一民族国家”,提取出观点以后,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要言之成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思想史上常有互相借鉴的学术思想或流派的出现。古代有一个佛教故事这样说:禅宗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下列思想中与慧能思想相近的是
A.万物皆有一个天理
B.道是世界的根本
C.先有理而后有气
D.冲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慧能的“心动”,即主观唯心主义,A、C是程朱理学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是老子的唯物思想,D是陆王心学的内容,因此,选择D。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主宰。他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答李明德》)又与弟子对话,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曰: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答李明德》)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革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个别领导人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使得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所以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来防止个人权力的膨胀,防止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件发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题意不符;CD项都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点评:《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