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6:27:34
1、选择题 《左传》记载:“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里的“乡校” ( )
A.可起到行政监督的作用
B.类似雅典公民大会
C.是民众参政议政的地方
D.贵族才能够参加
2、选择题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安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③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④德莫高于博爱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选择题 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子的智慧”的是( )
①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②“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选择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5、简答题 (14分)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6分)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5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