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5-31 06:20: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山区小镇,有一家夫妻出版公司,夫妻二人用计算机编辑书稿、激光照排、传真发送,将书稿快速发往首尔和香港印刷,并在世界发行,其出版周期之短,经济效益之高,使纽约大出版公司也叹为观止。这突出说明了
A.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
C.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D.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的理解。材料反映了理学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选项
中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反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下列图中B处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多快好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经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多快好省”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是错误的,“一五”计划 有成就使经济在1957年上升,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D项是主观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原伐木工人赵希海在吉林红山林场周边的荒山义务植树17万多株,成活近11万株,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被推荐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下列不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
A.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面积缩小,畜牧业扩展
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的现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用烧毁山林来开垦耕地的方式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