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31 06:18: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开展整风运动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反对官僚主义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6年后,中共八大召开提出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内部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土楼的评语这样写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闽西的永定山区分布着许多土楼,建于明清之际的承启楼即其中的一座(见图10),楼内有一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
——摘编自“中国网”等

图10承启楼
(1)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答案不得照抄原文)。承启楼堂联反映了哪些传统理念?
材料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厦门建筑

材料三

图14福建地形图(局部)
(2)据材料二,指出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3)数百年来,永定土楼持续修建而建筑式样基本不变,厦门的建筑却发生了较大变化。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理由:民居典范;世界独特;体现传统;集居住和防御双重功能。理念:人际和谐(或重视伦理道德);聚族而居。
(2)特点:新旧并存,中西合璧。
(3)原因:土楼位于比较封闭的内陆山区,受外界影响较小;厦门位于沿海地区,近代最早对外开放,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本题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近代建筑为切入口,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命题体现地方特色,角度切入好,问题设计巧妙。
(1)这问考查学生概括能力,有一定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不得照抄原文。
(2)要仔细体味图片反映信息,并加以概括,难度较大;
(3)既要仔细体味图片反映信息,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难度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70年代后,中国的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中外“和好”的局面逐渐被列强打破。请回答1~3题。
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地区( )
①西北 ②西南 ③东北 ④东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争夺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俄国
C.法国和德国 D.德国和俄国
3.边疆新危机时期,蓄谋侵略西藏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本组题考查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准确记忆史实是解题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逐步形成,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逐渐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也不例外。请回答;
(1)中国是怎样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它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占领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抵制?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60年代,由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外国商品进口激增,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外商大量收购农产品,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19世纪末,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在中国投资设厂,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导致农民、手工业者大批破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贫困和落后。
(3)主要有两个方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经济的抵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抵制。


本题解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步被卷入的。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此处要求回答的是危害,主要是导致了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遇到的抵制,一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二是民族企业的抵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因民之利而利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意思是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B项是墨子的观点,主张相互关爱;D项明显体现的是重民的思想,因此ABD项均能体现民本思想。C项主张利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显然并未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